1)25知青群聚生事儿多_我当知青那几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众知青叫上张永东、孙泉源,用这难得的一下午时间,到夹河滩边戏水划船,逮鱼受罪,烤鱼享福,吃鱼解馋,又唱又跳,闹到很晚很晚才各回驻地。

  第二天举旗排队参加渠首扩宽工程开工典礼。典礼场面宏大隆重:县革委会派员到场祝贺,公社革委会、先进大队革委会、民兵代表、知青代表相继发言。群情激动。人定胜天。口号声震天。维持秩序的呼喊和革命歌曲通过高音喇叭传得很远很远:在河中航行的船上,在山间成排的窑洞里都能听见。

  典礼结束,进入大干阶段。这时各公社各大队具体任务已十分清楚,大渠扩宽一半,开挖长度也分到了下面。其实大家都知道:口号喊得再响,那都是虚的;接下来就是实干,是好是赖,还得让土方说话,还得让工程说话。于是,一人一把铁锨,掂着上渠:挖土,一锨一锨朝上撂。

  在干活方面,大部分知青不如回乡青年:没有人家干得快,没有人家干得巧,也没有回乡青年招人待见。用当地青年的话说,那就是知青还没回乡青年“油”。啥是“油”?“油”就是滑。人家知道干啥活,啥打发。你们知青知道吗?懂得这一套吗?这话说绝了。知青一根筋,没这见识,没这眼力,不会取巧,只知道出死力,那就没办法。不过谁勤谨谁懒,大家还是清楚的。干活慢的不一定不勤谨,这是大实话。

  挖渠朝上撂土,那活很累;连续撂一天,谁都受不了。不过都年轻,休息一阵儿很快就能恢复过来。这没有技术含量死出力的活,知青干着还可以:不如当地青年,也能跟回乡青年见个高低。满手是老茧,虎口磨出血,这在知青中是常事。没人觉得苦,倒是觉得很幸福:为水利事业做贡献,就得吃些苦。苦是财富:都是这么说,也都是这么认为的。

  渠首工程指挥部领导根据报表,对挖渠的施工进度十分清楚。他们知道渠首扩宽工程不像人们传说的那么紧迫。他们知道该怎么做。他们善待这些年轻人,他们让这些年轻人劳逸结合。他们知道这些年轻人需要丰富的业余生活:先把县剧团请来,又把县杂技魔术团请来,再把县文工团请来。没有这些官方的文艺社团过来,他们也会把民间的文艺队招来。专业的文艺团体和业余的文艺宣传队从没碰过面。但他们的水平高低,自然会在群众心目中有个对比,有个评判。有人会在闲谈中对剧团、演员看法不同去抬杠、去争吵,甚至动起手去打架。这时有人拉架就会说:“还是累得轻,这不是吃饱了撑的,人家唱得好赖,管你们什么事儿了。”

  放电影的次数就更多。电影队过来放电影是常态,三五天就要来放一场。尽管有时没有戏剧、故事片,放那纪录片,群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244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